图书 > 投资者行为与新干预主义监管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投资者行为与新干预主义监管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 作者 Author: 尹海员
  • 出版社 Publisher: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中图分类号:F830.59②F832.51
  • 出版日期 Date:2016-07-20
  • ISBN:978-7-300-23246-1
  • 关键词 Keywords:投资-经济行为-研究②证券市场-市场监管-研究-中国
  • 定价 Price:78.00
内容简介

人的投资行为不可避免的要受其心理特征的影响。如果投资者犯错,监管者是否应该干预市场以帮助投资者纠正错误,并促使证券市场恢复理性?本书试图利用实际调查和证券市场统计数据,分析我国个体投资者独特的特征,对其有限理性心理(包括风险态度、投资者情绪等)、投资决策行为(包括信息处理、过度自信、信息阻碍下决策行为等)进行研究。研究发现,。证券市场的信息传播普遍存在着不对称的现象,违规披露、虚假信息、利用内幕信息操纵股价等问题不断出现。传统的投资者理性和有效市场的假设两大基础上的传统证券市场监管模式必须在新的市场发展现实下进行修正。新的证券市场监管思想应该从分析微观个体的心理、行为规律,才能实施更有效的引导和监管策略,推动监管体制的进一步完善。

目 录
目录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证券市场监管研究背景一、证券市场监管的必要性与特征二、证券市场监管基础的认识三、行为研究范式的价值第二节本书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一、证券市场监管研究的范围二、本书研究方法第三节研究内容与意义一、本书研究内容二、行为分析的监管研究视角对我国的意义第二章证券市场监管要素与体制第一节证券产品与证券市场监管一、证券产品的特性二、证券市场监管的定义第二节证券市场监管要素一、证券市场监管目标与原则二、监管对象和范围三、监管手段四、监管体系第三节证券市场监管体制一、证券监管体制类型二、不同监管体制下的监管机构三、证券市场发行监管体制四、券商监管体制第三章证券市场监管理论的发展变迁第一节传统证券市场监管理论一、基于市场失灵的证券市场监管二、基于监管失灵论的证券市场监管三、基于法制的证券市场监管四、基于有效市场理论的证券市场监管第二节非线性视角下的证券市场监管理论一、非线性视角下证券市场的特征二、证券市场波动的混沌现象三、非线性视角下的证券市场危机四、证券市场监管的非线性系统观点第三节基于行为分析的证券市场监管理论一、行为金融理论的兴起二、行为分析的理论基础三、行为分析的研究方法四、行为分析对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的启示第四章社会学特质、信息处理与非理性行为第一节投资者社会学特质分析一、研究数据说明二、投资者的社会学特征三、投资者的投资特征四、投资者行为分析五、影响投资者行为的社会学因素分析第二节社会学特质与信息处理行为一、信息处理行为的重要性二、数据与变量说明三、描述性与相关性分析结果四、社会学特质会影响信息处理行为吗?第三节投资者非理性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一、过度交易的影响因素二、自我归因效应的影响因素三、从众行为的影响因素四、信息处理控制变量对社会学特征变量的边际影响第五章投资者风险态度与过度自信第一节我国投资者风险态度分析一、风险态度的影响因素二、风险态度的衡量三、控制变量选择四、描述性统计及相关性分析结果第二节投资者风险态度影响因素研究一、投资者风险态度的影响因素分析二、信息获取因素对投资者态度的影响第三节过度自信现象及特征一、过度自信概述二、过度自信对决策偏差的影响第四节我国投资者过度自信及效应研究一、数据说明及研究思路二、实证检验及结果三、过度自信效应检验第六章投资者情绪演化的微观机理第一节投资者情绪及其衡量一、投资者情绪概念及分类二、投资者情绪的衡量第二节基于元胞自动机的投资者情绪仿真研究一、研究综述二、元胞自动机模型的建立三、仿真模拟结果及分析四、研究总结第三节基于博弈实验的投资者情绪微观演化一、投资者情绪形成与演化的理论分析二、模型的建立三、博弈实验及结果分析四、投资者情绪演化规律分析五、研究总结第七章情绪的风险溢价效应与中介传递效应第一节投资者情绪的风险溢价效应一、投资者情绪与资产定价二、研究思路与模型三、变量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四、个体和机构投资者情绪回归分析五、风险溢价的VAR分析六、理性与非理性情绪相互作用的脉冲响应分析第二节利率及预期波动对股票市场的冲击一、货币市场与股票市场的互动性二、研究思路三、数据与指标说明四、不同市场环境下利率及预期波动的冲击效应第三节投资者情绪的中介传递效应分解一、研究假设与样本选取二、投资者情绪中介传递效应的分解三、投资者情绪中介传递效应的行业异质性分析四、稳健性检验与研究总结第八章信息传递与投资者行为:博弈与实证研究第一节上市公司与投资者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一、博弈理论在证券市场研究中的应用二、博弈模型的建立三、模型求解及分析第二节机构投资者与个体投资者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一、博弈模型的建立二、模型求解及分析第三节媒体报道的新闻分析法一、新闻媒体报道的作用二、新闻分析法第四节媒体报道对投资者情绪的影响研究一、研究指标与数据说明二、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三、媒体报道、市场收益对投资者情绪的影响四、媒体报道对投资者情绪的冲击效应第九章法律制度与证券市场主体行为第一节法律制度与证券市场一、法律对证券市场的保护作用二、本章研究思路第二节中介机构证券推荐行为模型一、模型的建立二、各主体均衡最优行为解第三节最优法律保护水平分析一、适度法律保护的确定二、各主体利益冲突和动机分析第四节投资者法律保护实践一、投资者保护的契约论与法律论二、法律在投资者保护中的作用三、投资者法律保护制度的层次第十章证券市场监管:基于行为分析的新干预主义第一节政府职能与国家干预主义一、西方国家关于政府职能的观点二、国家干预主义思想的演化历程第二节证券市场新干预主义监管理念一、我国证券市场特征与存在的问题二、新干预主义监管的内涵三、新干预主义监管体系的构建第十一章新干预主义监管的前提与方式第一节新干预主义监管的前提:目标再定位一、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目标的变迁二、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目标的再定位第二节新干预主义监管的基本方式:适度监管一、证券市场监管的成本收益分析二、证券市场监管的均衡分析三、证券市场监管的适度性分析第十二章证券市场投资者监管第一节投资者资格与适当性管理一、个体投资者资格管理二、适当性管理第二节建立完善的投资者教育体系一、投资者教育的概念与构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