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文化本位(“跨文化研究”丛书(第三辑))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文化本位(“跨文化研究”丛书(第三辑))

  • 作者 Author: 乐黛云陈越光主编
  • 页数 Pages:568
  • 出版社 Publisher: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中图分类号:G112-53
  • 出版日期 Date:2018-03-15
  • 语言 Language:Chinese
  • ISBN:978-7-300-25479-1
  • 关键词 Keywords: 文化研究-世界-文集
  • 定价 Price:119.00
内容简介

当前跨文化研究已成为全球性热门话题,但它的历史基础与未来发展离不开跨文化学编年学的建设,本书正是为了这个目标而编辑出版的。它展示了中外学者近十年来从事跨文化研究的选题、目标、问题、范围和方法,突显出“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文化本位”这一关注点,讨论了这些学术问题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关系,并提供了一批有相当分量的学术成果。本书为有志于从事这门新兴学科建设的研究者和关心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发展的中外同道(特别是研究生),提供基础而前沿的学术视野。

目 录

目录





序言 乐黛云陈越光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文化本位

儒学的现代意义汤一介

文化转场
——汪德迈对中国思想的研究[法]金丝燕

全球化的本土化与文化传承
——还中国哲学以本来面目[美]安乐哲

儒家诠释学:道德与本体[美]成中英

儒家伦理与文明对话[美]杜维明

汉文化圈的新聚合[法]汪德迈

儒学具有很大的机遇[俄]亚·斯·马尔蒂诺夫

孔子和中国古代文论[法]侯思孟

托尔斯泰与中国思想吴泽霖

经学何以是“哲学”
——廖平对“六经皆史”说的批评及对经学性质的界定李长春

我研究中国文明的路径与方法钱林森[法]雷米·马修

从文字的创造到《易经》系统的形成
——中国原始文化特有的占卜学[法]汪德迈

异质文化的对话
——以《庄子》为核心陈鼓应

生活儒学的面向
——后牟宗三时代台港新儒家的新探索龚鹏程

关于孔子和谐思想的有限性苏永利

“多元”如何“一体”
——华夏多民族国家构成的大传统奥秘叶舒宪

“和而不同”新义
——一个传统观念的莱维纳斯式解读伍晓明


跨文化研究方法论

跨文化宣言[意大利]阿尔曼多·尼兹

何谓“跨文化态度”[法]陈力川

我之汉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法]汪德迈

是多元现代性还是现代性的多元发展[美]杜维明乐黛云

思想史研究:方法、目的与地位[法]让保尔·罗赛

存在着击破西方线性发展模式的某种契机[法]李比雄

多重现代性:跨文化视角黄平

古典新读何为刘小枫

全球化过程中的跨文化与跨主体关照[法]李比雄

深化启蒙
——从方法论的个体主义到方法论的关系主义赵汀阳

作为区域史的东亚文化交流史
——问题意识与研究主题黄俊杰

寻找新的思维起点[法]弗朗索瓦·于连钱林森

文化相异性个案研究的多重空间[法]金丝燕

从跨文化交际理论角度探究阿拉伯企业文化特点王博君妮莎

文化比较:方法与阅读


当前中西文化交流与会通的一种可能趋势汤一介

方法与阅读
——弗朗索瓦·于连与阐释中国哲学[德]顾彬

把文本变成自己的
——恰当阅读中国哲学之反思[美]安乐哲

人生著述,省略不去又结束不了
——写在《欧洲形成中的亚洲》中译本出版之后周宁

文化迁变的概念[法]米歇尔·艾斯巴涅

钱锺书与布雷蒙
——“纯诗”理论的中国解读秦海鹰

西方概念史引言[法]让保尔·罗赛

德里达、福柯、利科与书写之爱
——为举办研讨会而初步构思的研讨方案[法]贝尔舒

建议,或关于弗洛伊德与鲁迅的假想对话[法]弗朗索瓦·于连

我与中国当代文学[法]杜特莱

打开思想的疆界
——我与法国文学翻译许钧

我的学术生涯[瑞典]马悦然

哈瑞·马丁松与中国文化[瑞典]万之

怎样言说他者
——谈于连教授对中国古典文论概念的梳理和阐释秦海鹰

欧洲文明的复杂性
——读莫兰的《欧洲的文化与野蛮》[法]陈力川

言无言和相无相
——庄子和禅宗在高行健作品中的现代相遇萧盈盈

儒学文化与曲阜城市(及其地区)的建设
——在“曲阜·儒学文化与空间发展”国际论坛上的讲话吴良镛
内部的敌人:摩洛哥伊斯兰激进派对硬摇滚歌手的认知[摩洛哥]塔伊布·贝尔加兹
中国怎样当好一个世界大国?
——世界新治理论坛北京研讨会述评[法]陈力川

相关推荐